公司文化墙

苏恒泰历史这样说(一)苏文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2-5-28      来源:苏峰      作者: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体:      
湖南长沙人苏文受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十一岁来到湘潭十三都拜师学艺做油纸伞。这个十三都是明清以来政府为了便于长江流域工商业管理,在长江河道沿岸,按工业特产分工不同所划分的区域简称。每一种工业产...

       湖南长沙人苏文受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十一岁来到湘潭十三都拜师学艺做油纸伞。这个十三都是明清以来政府为了便于长江流域工商业管理,在长江河道沿岸,按工业特产分工不同所划分的区域简称。每一种工业产品集聚在一个地方进行生产贸易。每一处便用一个“都”来区分。应该说是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采取这种商业模式确实提高了工商业的效率,生产某一种产品的世代都生产这一产品,不断改良工艺,这样的区域分工使得每一种类的产品都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在最合适的地方由最熟练的工人生产出来,最后通过最便捷的交通销往各地。(比如第十四都在江西以生产毛笔为主)

  苏文受在湘潭学徒期间跟随的师傅姓曾是湖南双峰县人,双峰县是衡阳,娄底,湘潭三市接壤处,这里多山少田,满山都是茂密的竹林。正因为地少,所以当地人除了种田外,自古以来都以生产竹制品为生。

话说这个双峰县也出了个大人物,他就是清末年间“只手擎乾坤”的曾国藩,正是他才保全了清王朝多存在了五十年之久,同时也保全了华夏儿女免受不明教派统治之苦呀。

  书归正传,油纸伞工艺细分有上百道工序,苏文受从头学起。清晨早起床砍竹,泡竹(这泡竹是把头年新竹看成所需段节,泡上一个冬季等里面竹胶虫卵全部清除后使用)削伞骨(要求用完整的一段竹筒削成36根伞骨来,这样伞面制成后服帖还不易变形)穿伞架,穿花伞线,切割皮纸,筚伞纸,绕伞边,熬油上桐油(这个桐油熬制很有讲究,首先要选上等生桐油按比例兑猪油柿油少许熬到一定温度后才能使用)烘伞晾干。事无巨细样样都要做到,每一点都是一丝不苟。学徒三年,又帮师一年。师傅就对他很是满意。因为他本就仪表不俗,勤奋好学。师傅有心培养,细心教授,使得他技艺日臻,做出来的伞很受欢迎,师傅有意留他。可出来多年的他,此时正是筹措满志,准备回长沙老家自己开店,一来孝敬父母方便,二则用学来的技艺创造美好生活。

  1853(咸丰三年)年,十五岁的苏文受师满辞师。回长沙前,师傅拉住他的手说道“细伢呀,我与你师徒一场,四年来情同父子,我对你传授是最仔细的,本希望你能留下来,用这满山的资源带领乡亲都有饭吃衣穿。可如今你也有志回乡立业,我不拦你。我有一亲戚为人中直,现在长沙衙门当大官,你日后若有事过不去便可去求他,只说是我的大徒弟。”说完这些师徒告别。三月细雨无声。

  此时太平军刚刚解除对长沙的围困,转而占领岳州。水陆两军共10万之众,直逼武汉。长沙作为湖南首府,大有山雨欲来只势。平民人人自危,商贾无心经营。人们谈论的时政都是太平军又打下了哪里,又砍了多少人头,如果是富户或者异教人士也是要杀头的。走在长沙街头,苏文受心想:战乱已生,此时谁还有心思买你的伞,你就算开再大的店,遇到乱军也片产不留呀。时逢兵祸,苏文受暗暗叹惜自己身不逢时,空有好手艺却无处施展。踌躇之时,苏文受看到了城门口贴的招兵告示:妖逆作乱,守土有责———凡湘籍人士,年满二八者———湖南巡抚张亮基。

  大丈夫志在报国,国在才可家全。现在人们家都不保,谈何兴家立业。此时苏文受心生从军报国的念头。

来到军中,苏文受才知道师傅说的亲戚原来就是总兵曾国藩。但他没有相认,他只希望通过苦练杀敌,早日在战场上建立军,也算是对得起师傅。曾国藩不愧为一代大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到了苏文受。他由豆蔻懵懂少年转变成赳赳血性男儿,他无数次杀入敌阵又突出重围,凭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

  战斗是残酷的咸丰十年1861年初,已是苏文受从军第八个年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他随湘军部队进攻浙江。连年征战部队已是疲惫不堪,湘军们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来到了杭州城。在一个暑热的黄昏,等待他们的是空前的恶战。当时发生了一场有名的战斗,就是这一仗结束了苏文受的军旅生涯,他所在的部队遭到重创损失伤亡惨重。当时曾国藩规定根据伤兵官职高低,伤势大小给予一定抚恤金。当然这些钱都是剿匪所得完全跟国库不相干,所以发得特别慷慨,曾国藩深知这些受伤的送命的都是他的父老乡亲呀。

  大军已越过城墙,在每一个房屋每一条街道与对方展开了殊死的巷战,混战中苏文受见敌方埋伏的弓箭手连伤他手下数名湘勇。他凭经验快速倒躲入矮墙,用余光扫视斜角屋顶,通过观察发现街道两边的斜角屋顶不时闪现箭羽。他判定对方的狙击埋伏处后,为了不暴露意图。他只带了3人随他搭人梯绕上屋顶砍杀对方。当他成功清除这一面埋伏时,不料街道对面飞来一箭,他翻滚着滑落屋顶。顿时腿骨搓位,肋骨骨折,鲜血重伤口迅速涌出。虽然只是绿营校尉千总(正八品武官现在来说可管300人),但由于他作战英勇,左宗棠特别关照他住在余杭一富户家养伤。当时杭州城已遭受过邪教洗劫,这一富户实际也所剩无几,听说邪教势大马上又要杀回,害怕再招兵祸,性命不保。多日以来见苏文受虽是军人,却是举止淡定,谈吐不俗,料必是可托之人。待他伤势稍稳,便提出将家中一未出嫁的女儿许配给他,随部队先撤离当地避避危难。苏文受在这家养伤也感激不过,便拿出了全部的抚恤金交与老人,约定战乱平熄再作报答。这正是,风云莫辨流寇生,宅门其时也无门。

  同年9月湘军攻陷安庆。之后李鸿章创办淮军。

  苏文受听到捷报频传,想到美好的生活马上就要来到,于是决定先带老婆回老家长沙石门砍,认个门,修养好身体再作打算。回到老家后才知道,村民早就以为他战死在外了,所以有一个吴姓的地主豪绅霸占了苏文受的房屋还把他家一块祖传土地抢占去做了坟地。苏文受告到当地官府衙门,衙门以人死为大,不能开棺移墓为由,判苏文受输了官司。村民只说是因为苏文受一无钱财,二则身体欠佳,所以衙门不愿意为他得罪地主豪绅。苏文受:心想多年在外从军,现在却落得无立锥之地。自古忠孝两难全,自己已经为国尽忠,身体至今多有不便,现在是为家尽孝的时侯了。心性耿直又不原低头求人的苏文受,受此气后又燃起了他少年时的理想,发誓开家大伞店,凭手艺赚钱把失去的祖业都买回来,光宗耀祖,不让自己再受气。

  可是怎么创业呢?苏文受想到回乡时路过的汉口码头集家嘴,集家嘴地处两江交汇处,客商云集往来频繁。槽运连绵。1862年初他携妻子前来汉口来到汉口关帝庙魁斗巷附近(今硚口区全新巷)定居。在集家嘴一带挑担以修伞为生。凭师傅传授的过硬手艺他很快便有固定客源,由游走改为座店修理。苏文受是个有心人,修得多见的多,东西南北各色雨伞了然于心,在与人修伞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当时湖北的伞多产自蒲圻与潜江,但是这些伞不仅质量一般,款式也老旧,于是苏文受便萌发了将湖南的制伞工艺结合当地江河湖岸风大的情况,必须生产改良湖北雨伞的想法。

  苏文受如此想的也这样做了,他把修伞积攒下来的30串铜钱(每串为1000文)作资本,买了原料,白天修伞晚上制作雨伞。真是兴业好比针挑土。

  苏文受把伞骨,伞柄加粗,纱边增加两轮头发绳子(所谓“头发绳”是旧时纳鞋底的棉索线。因为旧是妇女梳头要用棉索扎头发所以称为“头发绳”。未出嫁的少女扎染成红色的“头发绳”,已婚妇女扎黑色的,如已丧夫的就直接扎白色的,旧社会这一点是坚决不容混淆的,所以通过“头发绳”颜色就可以辨别其婚姻状况)伞面裱三层净料皮纸,打三道油,如此这般,一把结构坚固,抗风力强,经久耐用的武汉特色的雨伞就算做好了。售价240文,雨伞取名“苏恒泰”。一经上市,顾客就感到质量胜过蒲圻,潜江两地的雨伞,于是互相宣传,购者日众。

  1864年清同治三年苏文受在汉正街旁西关帝庙魁斗巷,租下小板铺门面房一间,正式开设“汉口苏恒泰伞店”,陆续雇工十二人,还带了三名徒弟,月产销雨伞500—600把,为了巩固信誉,仍遵守薄利多销,绝不粗制泛造的原则。这个原则被后继人严格遵守,并贯彻始终。

  话说创业初期,由于生产雨伞的材料都是走水运到汉口现在的宝庆码头卸货,旧时码头上恶势力非常猖獗,又有贪官勾结,平常人都避让他们三分。有一回苏文受去码头接收由湖南运来原料的,由于数量不多,可以自己搬走,但码头上看他不是本邦人事,却不时总有货到,料想又可敲笔竹杠,所以强行起运,而且提高力资。苏文受以理服人再三解说,可那把头哪听得下这些,他们平时欺负惯了老实人,说道:“看来你要我们教教你规矩,” 手一挥“把他的货扔河里去”。瞬时窜出几人左右开弓,双方由拉扯发展到动武。可把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文受少年从军,见过多少心惊肉跳,鲜血淋淋的场面。区区几个地痞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苏文受本不想闹事,何况码头是衙门的聚宝盆,谁敢得罪呀!可眼见自己辛苦钱换来的货物将被投入河中,以及一个个顾客期待的眼光,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订货,刚刚成立的“苏恒泰”将前功尽弃呀!他不敢往下想:豁出去,你不让我活,我就跟你们一起死;此念一出,气由心头起,勇从胆中升。只见苏文受迅速摆脱拉扯,吸气跺脚气运丹田。心跳加快,两股热气重脑后直冲头顶,浑身的肌肉象钢铁一样绷了起来。他犹如回到当年熟悉的战场上面,顺式撩起一条扁担象扑来的三人砸去。“咯嚓”一声后,只见扑在最前面的地痞抱头侧倒扭作一团。苏文受的扁担也断作两段。他看着断开的扁担心想“现在手头只有这烂棍当武器,把它倒放胸前做枪刺更合适,一则不容易折断,二这钝头捅,不至于伤到人命”。把头此时扯喉叫啸“你个外马还敢反水?都过来呀,跟我打!”可是双方一开打,苏文受气势上就吓坏了这些的混混,随着场面的扩大附近码头的劳工也被把总拉来助阵。苏文受不慌不忙,来一个就撂倒一个,左挑右刺,横劈直捅。刹时间把宝庆码头搞得是人仰马翻。

  “啪”一声敲在对方身上,“嘭”一声砸在苏文受背上。这一切来得这么突然,来得这么真实。此情此景应正了人尽皆知的三个字“打码头”。要生存就要拿命换!这是旧社会多少江湖儿女的真实生活写照呀!这时围观人越来越多,不一会武打片就放不下去了,因为苏文受竟然连收了40余条扁担。码头劳工本是穷苦出身,受把头盘剥不过,也不愿意为把头卖命,暗中佩服眼前的好汉,纷纷退出殴斗。有经常提货的生意人们看到苏文受这次算是替他们大大的出了口恶气,都站在苏文受这边替他叫好,更有挽袖助阵者。有善良老者看苏文受占了上风,若再打下去怕他体力不支吃了亏连忙出来解劝。码头把头没有见过这阵式,完全惊服了,不敢再加纠缠。“嘴里喊到邪了,反了,你等到。”跑到衙门那里告了苏文受,挠乱码头次序意图不轨,聚众殴斗,持戒伤人的状。真是条条都够下大狱。

  这边,此事迅速流传开去,成了苏文受一人打了一个码头。可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城市窗口聚众斗殴,这在当时衙门来说是可以给你乱扣帽子的。说你是乱党流寇强盗抢匪也不为过,要判你砍头,你是根本犟不过去的!加之苏文受又不是道地本邦人,不懂疏通进贡,于是衙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原来清朝贪官也搞地方保护主意呀!

当时调查此事的办案人员很快就查明了苏文受,在左宗棠所部因伤退伍的军官身份,还得知他是曾国藩的故旧。因湘军当时作战骁猛,朝廷也多有仰仗,各地官员多不愿得罪。因而痛斥了码头把头后此事不再过问。

从此后,凡“苏恒泰”的货物到码头起运,码头不来干涉。苏文受,重质量守信用,威武不屈。在坊间口口相传。之后凡是湖南人都喜欢在宝庆码头来卸货,都说是“苏恒泰”的货物,并延码头附近聚居起来。并自发成立湖南帮派组织“宝帮”(一则代表宝庆码头的帮派,二来代表保护湖南同乡的组织)来保护码头能够长久自由贸易。

 

  返回>>Top↑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苏恒泰制伞工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