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恒泰

名扬华中的汉口苏恒泰伞店 原载1988年武汉文史资料第三辑

发布时间:2011-11-3      来源:原载1988年武汉文史资料第三辑      作者:苏荫泉      阅读次数:      字体:      
名扬华中的汉口苏恒泰伞店 苏荫泉一九六六年春 汉口苏恒泰伞店,原是一副摆设于街头的修理伞担,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成为了拥有将近200人的一个中小型工厂。年经销量从五六千把达到10万把。资金...

 

遭遇灾害后重振旗鼓

     1931年,武汉发生了水灾,店面背水淹没,不能营业。幸在1920年花去3千余元,购到原店址和左侧地皮一块,随即建成两层西式铺面一栋,花去建筑费1.1万多元。新店面落成后,继续开始营业。

 

     1933年时,我发现我弟启良在湘潭性鸠赌牌,影响业务,清查他的负欠达2000多元。我因手足关系,不便深责,只好一面结束作坊,一面在东乡卖去水田60亩,偿清债务。收束作坊的办法是:将所有作坊资产以廉价顶与李昌福承做,承顶条件是仿左云程的方式,签订包销合同,在生产质量上,要有50%的熟浸油伞(比生浸油伞稍微次一点)。成品廉价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这次损失共计3000元左右。

 

    1938年日寇侵入武汉前,经人介绍,一个姓祝的自愿负责留在汉口看守“苏恒泰”店,看守工资是500元,并在旧英租界智民里高价租得住房二间,供其居住,往来照顾。如此安排后,我全家即离开汉口。日寇进入武汉时,不料这位姓祝的看守人竟不顾而去。因此“苏恒泰”店内所有货物、原料、家具,背人搬运一空。后来经我亲戚刘作云函告,我乃设法来汗清查店内损失约5000余元。不得不谋求复业,可是交通运输不便,货源断绝,不得已只好筹措少数资金,雇了8个工人在店内自制销售,艰苦经营度过那8年抗战的岁月。

 

   1945年,抗战胜利,各业都在准备恢复,我就要弟媳鲍天白到湘潭再度组织作坊,我在汉口筹措资金。那时争执农民银行放押贷,我将汉口店面不动产契约借修建名义,抵借到一笔贷款,根据当时现银币计算,约有5000元(可是后来到期还款时,银行限于业务规条,损失只要自己默认),赶购原料,生下来的就是购买棉纱。因为那时正值“四大家族”投机倒把,操纵市场,货币贬值,物价一日数涨,众相抢购物资。棉纱运回湘潭后,转手间又可赚进大批原料。总之抢着积存货品和原料,不敢储存货币。

 

    我充实了周转资金后,就想再进一步的把质量搞好。我认为丝棉包顶伞厚薄不匀,且没有经过纺织加工,还是不好。于是改用纺绸,克服了上述缺点。头发绳挽边,仍保不住伞边的折断和裂口,就改用拉力强的纯丝线。伞脑由含水易朽的松木改为坚结不含谁的株木。又在光油内渗入动物油,使油质保持润泽、柔软。质量在进一步改好后,营业上收获也大,年产销量不但恢复了10万把水平,而且供不应求。

1 2 3 4 5 6 7 
  返回>>Top↑